很多人都會在某個階段問自己:「我現在有穩定收入,開始有些積蓄,是不是該開始投資了?」
這個問題,其實是財務旅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。它代表你已經不再只是為了生存而工作,也不滿足於把錢存銀行等利息,而是希望資產能夠長大、生活可以更自由。
但問題也來了:市面上投資工具這麼多,ETF、基金、股票、債券、虛擬貨幣……到底該從哪裡開始?什麼時候才是「可以投資」的時候?我怕做錯會賠光怎麼辦?
這篇文章,我想帶你從「已經有基本財務穩定」這個狀態出發,建立一個安全、務實、有成長潛力的投資入門邏輯。
首先,投資絕對不是一種「趕進度」。比起「早點進場就賺得多」,我更強調「打好地基才走得遠」。
這裡有一份「投資前檢查清單」,幫你確認是否已經準備好:
✅ 每月有穩定收入,能支應基本生活與儲蓄
✅ 無高利負債(如信用卡分期、信貸滾利)
✅ 至少準備了 3~6 個月的緊急預備金
✅ 有定期記帳與預算規劃習慣
✅ 對投資有基本了解,不盲目聽明牌或朋友建議
✅ 願意承擔短期波動,理解投資是中長期行為
如果上述 6 項中你已達到 4 項以上,恭喜你,你正站在「開始投資」的門口。
許多人一接觸投資,就急著找工具:「XX ETF 能不能買?這支股票會不會漲?」
但正確的順序應該是:
👉 目標 → 風險承受度 → 投資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