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?
早上起床喉嚨就覺得卡卡的,像是說不出話;喝個熱水好一點,但沒過多久又開始乾、癢、痛;一整天下來不一定會發燒,也沒什麼明顯感冒症狀,就是一直有種說不出的「不舒服」。
更煩人的是,有時候這種感覺持續好幾天、甚至幾週,不管是喝蜂蜜水、吃喉糖、甚至連看了醫生吃藥都還是反覆發作。
這時候你可能不是單純感冒,而是遇上了——慢性喉嚨痛。
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常被忽略但其實滿多人困擾的健康問題,包含它的成因、常見的生活習慣陷阱,還有該怎麼保養我們的喉嚨,讓它不再動不動就「抗議」。
所謂「慢性喉嚨痛」,其實不是一種明確的診斷名稱,而是泛指喉嚨部位長期出現不適,例如:
這些不適雖然不像急性喉嚨發炎(像感冒那樣)來得激烈,但卻是「低度不舒服」地一直困擾著我們的日常生活,尤其對經常說話、唱歌、演講、教學的人來說,簡直是一場慢性折磨。
慢性喉嚨不適的成因其實滿多的,以下幾個是常見元凶:
老師、業務員、客服人員、主播、歌手等需要長時間說話或發聲的族群,如果沒有適當的發聲技巧、休息時間或環境保護,喉嚨很容易發炎或聲帶勞損,造成慢性喉嚨不適。
空調房、冷氣長時間吹、冬天沒加濕器……這些都可能讓你的咽喉黏膜長期處於「乾枯沙漠」狀態,導致黏膜受損與微小發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