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這幾年,從一開始的存錢、定存、買保險、接觸 ETF,到後來研究個股、海外資產、選擇權等工具,我發現了一件看似簡單、但很少人真正重視的事:

我們太常追求「賺多少」,卻不夠在意「可能會賠多少」。

而這,就是許多投資新手在市場上走得不穩,甚至無法長期堅持的根本原因。

在這篇文章裡,我想好好聊聊:「為什麼風險管理,比報酬率更值得你優先學習。」

投資不是比誰跑得快,是比誰活得久

這是一句我在某本書裡看到的話,當時我覺得聽起來有點誇張,但越往後學習,就越明白它的真實。

很多人投資一開始運氣很好,買進就上漲,報酬率漂亮到讓自己懷疑:「我是不是其實很適合當全職交易員?」

但只要經歷一次大跌、市場震盪、或是個股突發利空,這些表面上的高報酬,可能會瞬間化為烏有。

我們可以在新聞或論壇裡看到無數這樣的例子:

這些都在提醒我們:在追求報酬之前,你必須先能「活下來」。

這是風險管理的本質。


所謂風險,不只是會不會賠錢

講到風險管理,多數人想到的都是:「會不會虧錢?會虧多少?」

但真正全面的風險意識,應該包含這幾個面向:

1. 資金分配風險

你的投資是否過度集中在某一種資產或標的?是否「梭哈」在單一產業、單一國家、甚至單一公司?